133-5901-4585
首页 留学资讯 - 国际本科 常见问题 国际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真相:光环之下,冷暖自知

国际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真相:光环之下,冷暖自知

时间:2025-08-15 15:54 阅读量:59

国际本科生的就业真相:光环之下,冷暖自知

每年毕业季,总能看到"海归起薪30万""国际本科生遭名企哄抢"的新闻标题。但真实情况是,我表弟去年从澳洲某QS前100高校金融专业毕业,投了87份简历才拿到月薪8000的offer。国际本科生的就业现状,远没有中介机构吹嘘的那么美好。

一、数据里的残酷现实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回国求职的留学生突破80万,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比达42%。某招聘平台调查报告却显示,国际本科生首份工作的平均薪资仅比国内双非院校毕业生高18%,与211院校基本持平。更扎心的是,超过60%的受访企业HR明确表示:"不会单纯为海外学历支付溢价。"

我认识在猎头公司工作的朋友透露,他们经手的国际本科生案例中,约35%的人需要3-6个月才能找到工作,这个周期比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长了近一倍。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聘主管私下说:"我们更看重实习经历,一个在立信会计所实习过的二本学生,往往比只有国外文凭的候选人更有竞争力。"

二、光环褪去的原因

现在信息越来越透明,企业发现很多国际本科项目其实是"出口转内销"。比如英国某些院校的商科专业,中国学生比例高达70%,上课像在国内上外教课。上海某跨境电商的人事总监跟我说:"面过几个英国回来的学生,连基础的VAT税务规则都说不清楚,这样的水学历我们要来干嘛?"

更关键的是技能错配。某中资投行HR举了个例子:"我们需要会写尽职调查报告的人才,但很多国际本科生交上来的作业都是英美案例模板,根本不了解国内监管环境。"智联招聘的报告显示,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国际本科生,岗位匹配度比国内毕业生低23个百分点。

三、破局的关键策略

在杭州某互联网大厂做校招的学姐告诉我,他们去年录取的国际本科生有个共同点:至少有一段国内实习经历。北京某留学机构负责人也证实:"大二暑假回国实习的学生,就业成功率能提高40%。"

建议在读的国际本科生做好三件事:1)每年寒暑假回国实习,积累本土经验;2)考取CPA、CFA等国内认可的证书;3)参加国内校招的时间线,很多企业8月就启动招聘了。就像我表弟后来总结的:"澳洲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让他拿到offer的,是在中信证券实习时学会的尽调报告写作。"

国际本科文凭早已不是就业通行证。当每年80万海归涌入求职市场,用人单位开始用显微镜审视每个候选人的真实价值。毕竟在老板们眼里,能创造效益的才是人才,至于学历镀的那层金,刮开看看里面是铜是铁更重要。

结束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留学桥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在线咨询
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