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介吹爆的SQA项目,毕业生现状调查
时间:2025-09-06 16:01 阅读量:26
“国际本科,低分直通名校,回国认证无忧!”——这些话术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近几年,SQA-AD(苏格兰高等教育文凭)项目被不少留学中介捧成了“香饽饽”,宣传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但真正读完这个项目的学生,后来都怎么样了?今天我们就来唠点实在的。
先说背景:SQA简单说就是国内读几年、国外读最后一年,最后拿一个海外本科文凭。中介最爱强调的就是“门槛低”“省钱”“能弯道超车上名校”。听起来很美,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简单。
我们采访了几位真实毕业生,总结出几种典型去向:
1. 顺利派:确实有一部分同学,目标清晰、自律性强,通过SQA跳板申请到了不错的海外硕士,最终留在国外或回国进入外企、大型民企。但这批人往往本身英语底子好、家庭规划早,SQA只是他们路径中的一环。
2. 挣扎派:更多人是“挣扎着上岸”。最大的坑是:国外最后一年课程压力巨大!语言关、学术关、生活关一起压过来,很多人根本扛不住,最后只能勉强毕业,甚至有人延毕或转去更普通的学校。
3. 后悔派:最惨的是发现学历认证虽没问题,但求职时很多单位对这类“合作项目”心知肚明,竞争力并不如传统本科+海外硕士的留学生。尤其考公、考编、进国企,有时还会遇到专业名称不符等尴尬情况。
中介不会告诉你的是:
❗所谓“合作名校”很多是海外中等甚至偏下的院校,和牛津剑桥没半毛钱关系;
❗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国内合作院校管理松散,学习氛围一言难尽;
❗最后一年出国成本并不低,学费+生活费轻松破30万,并非“廉价留学”。
所以实话实说:SQA不是骗局,但绝对不适合所有人!如果你自制力差、英语薄弱、家庭预算紧张,或者指望读它就能“逆天改命”,那很可能会失望。
它的本质是一个给自律者的机会型通路,而不是一个“躺赢”的捷径。建议任何考虑这个项目的家庭:别光听中介忽悠,务必找真实毕业生多打听,摸清学校合作的具体海外院校名单,并做好拼命学习的心理准备。
留学没有容易的路,光环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努力。选择之前,清醒一点,总没错。
结束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留学桥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热门招生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