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901-4585
首页 留学资讯 - 国际高中 择校指南 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时间:2025-05-12 12:31 阅读量:2

小编近期也收到不少家长对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提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的内容,希望通过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的内容帮助到家长们!

送孩子读国际学校之前的一些思考

很多家长认为国际学校不见的有多好,很多家长也是从孩子当前的学习成绩、性格、行为习惯等来判断学生的好坏,如: 看那个谁家的孩子也是在读国际学校,感觉也不过如此。

细细追究起来,家长们大致有4个问题:

1、国际化教育是单行道,到了体制外岂不是就转不回来了?

2、国际化教育不如体制内教育 扎实 ,所谓的 快乐教育 会不会荒废了孩子的学习时间?

3、我们做啥都是一窝蜂,那最后申请国外大学还不是僧多粥少,变成一种洋高考?

4、会不会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孩子变得不中不洋呢?

接下来,我们来认真分析国际化教育的这 四大问题 ,说明为何这些风险其实是不必在意的。

1、国际化教育是单行道,到了体制外岂不是就转不回来了?

说到单行道的问题,其实体制内才是单行道,完全没有任何课程和考试的选择。虽然因为无数人挤在这条路上,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孤单,但方向确实是极为单一的。

考虑到升学概率的话,体制内风险更大。本市的普通高中生升学率已经低于50%左右,那意味着现在这些满怀憧憬的初一小朋友有一半左右根本就不可能上普高,更不用说什么大学呢。

吴军有一次和俞敏洪对谈,说我们每个家长都假定自己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前5%,按照这个假设来对自己的孩子做期望。这其实是科学家们所谓的 虚幻优势 (据说88%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哩)。

细想起来,当然是很可笑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在体制内教育的一步步淘汰中,大多数家长不免要不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孩子其实是走在一个越来越窄的单行道上的。

更何况,12到15岁的时候是一个人必然有的 漫游阶段 ,会产生对人生的无穷困惑,此时,给孩子时间,非常重要。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在高三的时候成绩还不错,虽然后来是保送的,不过在省统考中也排到过市里第一名。回顾起来,我的好成绩正是因为在初中没有中考压力的悠游时代,不知不觉地培养出了对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兴趣,在兴趣驱使下,高中时学习这些科目毫不费力。

但现在体制内中考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需要通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分岔口。如果是在中学不停地准备考试的情况下,连续六年以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就根本没有空档时间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自己的优势科目,最终不过是在拼体力和意志力而已。假如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体力和意志力过人,那就要自求多福了。

可能家长还会有一种想法,说可以先读体制内,实在不行了再读体制外。

可是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到了山穷水尽才想出国读书,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孩子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机会成本非常高,学校的选择也不理想。

所以一直握在手中的表面上的多个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意义。

反过来,国际学校的选择,如果放眼到世界,远远比国内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选择上也大得多。

2、国际化教育不如体制内教育 扎实 ,孩子的学习会不会荒废?

针对国际教育最大的误解,就是教得不扎实,因此不好。

著名的《普鲁斯特问卷》当中有个问题:你认为最被高估的优点是什么?我觉得:

在教育中, 扎实 可能就是最被高估的优点。

扎实是什么意思呢?从容易理解的角度来说, 扎实 可以说就是限定的知识范围内 考不倒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生时间有限,扎实却意味着投入大量时间。

那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哪一科目不是都应该扎实?如果学习绘画、钢琴、运动,那么基本功是否也要扎实?那时间和注意力怎么分配呢?

值得学习的知识正不断扩张疆土,新兴学科、综合学科纷纷涌现,那么,哪些知识应当教?教到什么样的深度? 其实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正像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农业时代的课程更多地让位于科学和技术类课程一样,在具有超数字化和全球化特征的21世纪,学生若要取得成功,则需要更多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比如,现在不管是不是做科学工作的,概率和微积分是必备的知识储备,而且这也是两三百年前就出现的知识。可是,我们的高中数学却根本不教这些。

我们所谓的知识扎实,也许只是在巨大而且不断扩展的知识草原里,挖出一些深深的兔子洞而已。

所以,当成年人们抱怨中学的知识都忘光光,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但是整个青少年时间却又都花在刷题上时,意味着:

我们教授的大部分知识在学习者的生活中没有任何意义,投注在这些知识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能带来很好的回报;

我们的教学中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回报率较高的知识。

如果我们还是不加反省地以 扎实深入 自诩,只是要学生牢牢展望各种思路和答案,那么,会不会我们实际上就是把孩子禁锢在当时当日的已知世界里面,那么如何面对未来呢?

如果以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么,我们将掠夺他们的未来。

约翰 杜威

更有甚者,所谓的扎实,我觉得在大多数时间,是一种 低度使用智能 的行为。

正如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中所说:

在学校每件事都要求做得完美,而且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正确答案。如果你有一大堆报告要写,你就不可能浪费时间去思考,然而我们都让小孩养成一种只使用一部分思考能力的习惯。

他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必须将大部分时间以机械方式做无聊事情的地方,久而久之,他们便深陷低度运用智能的习惯,即使有意愿也无法逃脱。

我作为过来人,对 低度使用智能 也很有感触。举个例子,作文成绩好的孩子,长大后经常写不出说人话的好文章,因为中学的作文成绩,不过是使用各种模板,表达各种虚假的感情和感受,揣摩上意取悦老师而已,这当然和开始工作后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毫无关系。

写出好文章,需要很长的时间,更强的情感和智力投入,这在体制内却被认为是非常浪费精力和时间的行为。熟练地在指定时间内应用模板俗套写出应试文章,其实就是 低度使用智能 的典型过程。

这种低度使用智能的可悲习惯,使得孩子的时间被大量浪费。表面上看好像所有时间都在听课刷题,实际上缺少了情感和思考,所得其实非常有限。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记忆时发现,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只有思考过的东西才能被牢靠地记住。靠刷题背诵强记的内容,会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吗?

3、申请国外大学会不会变成 洋高考 ?

美国大学申请本来就很激烈,但是竞争激烈并不必然会导向洋高考。

选择国际学校路线,是为了使得这个学习和申请大学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并不是为了躲避竞争。

如果是体制内学校,说实在的,家长除了去让孩子上培训班,然后天天督促孩子读书,其实没有其他的办法。因为学校的应试训练已经非常流程化和专业化,即使家长自己的学历和学养都很高,除了出钱以外,根本无从着力,只能看着学校雪花般堆集的卷子兴叹。

而国际学校的路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是用一个单纯的分数的维度来录取学生,也就是对一个学生是用多个分析维度来衡量的。

成长期的孩子并没有非常坚定和清晰的自我认识,当成人社会以非常单一的维度(比如分数)来衡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用很单一的维度来评估自己,并且全力朝这那个方向使劲。

如果社会对他们的衡量有更复杂的维度,比如说创造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公共意识等等,他们出于自我效能感的追求,自然而然地愿意从各个方面来发展自己。

而在这些方面,成熟的家长可以帮助指导他们的地方就多了,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社会沉淀都可以用得上。孩子现在所学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关系,以什么样的原则选择学校 ,做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搜集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成为富有教益意义的过程。

当我们现在说某个孩子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时,其实背后含义几乎就是等同于:他考了多少分。专业和学校,根本不可能体现出孩子的个人特质、个人爱好。

因为在 分数 这个单一维度考虑下,多数学生只是看自己属于哪个分数线,就自然地去选择在那个段位上可能录取线最高的学校和专业。而最后选择什么工作,就更是只剩下 毕业起薪 这样的单一维度。

但是如果评价维度多了, 那么当我们说这个孩子最后读上了哪个学校的那个系,其实是更能和他的禀赋、个人兴趣和努力方向挂上钩的。选择大学和专业是人生的关键节点,我认为,国际化教育体系中的孩子能够在这一关键节点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

4、孩子会不会变得 不中不洋 ?

关于孩子会不会变成 不中不洋 的 香蕉人 ,这一点其实要看学校的具体情况,还要看孩子的中文阅读量,这一点我对我女儿当然是不担心的。

但是另外有一点我想指出:我们一直把语数英作为主课,花了那么多时间学英语,但高中毕业的那点英语水平完全派不上用场,不觉得更可惜吗?

哎,其实原因在于,花的时间还不够。坪谷郁子在她的《给孩子与世界接轨的教育》中,分析了为何日本人花了大量时间学英语,但是英语水平始终不高:

如果想把英语练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沟通无碍的程度,必须得耗费极大心力才行,正常至少需要2000-2500小时,而日本到普通高中为止最多一千小时,因此根本不够。

真正的知识就好像是自行车,可以带我们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孩子跟外教学会一些日常对话,然后会做学校的英语卷子得到高分,在体制内就算很不错了。但是这其实是颇为粗浅的语言知识而已。这种程度的知识,其实根本没法带着我们去到哪里。

如果期望英语作为一种工作语言,自然是需要能做深度阅读和流畅写作,这原本就是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的。时间有限,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学到什么样的知识,是需要好好考虑的。

以上就是关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的讲解,供大家参考!相信通过读国际学校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讲解,可以解决您当下的疑问!如有更多国际学校申请问题,欢迎咨询在线客服,获取更多的国际学校申请资讯以及国际学校白名单。

结束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留学桥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在线咨询
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