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本科招生骗局大起底:这些套路专坑望子成龙的家长
时间:2025-08-31 10:39 阅读量:43
"双学位""世界名校直通车""低分上本科"——每年高考季,这些诱人的招生广告就开始在各大平台狂轰滥炸。最近帮亲戚查证某"国际本科"项目时,我发现这潭水比想象的更深。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扒一扒这些专坑家长的招生骗局。
先看真实案例:杭州张女士去年花18万给孩子报了某机构的"2+2国际本科",对方承诺对接美国TOP50大学。结果孩子读了一年才发现,所谓"海外名校"其实是野鸡大学,毕业证国内根本不认。类似案例在"人民网315专题"中曝光过不止一次。
这些机构最擅长玩文字游戏。所谓的"国际本科"其实分三种:第一种是正规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部官网可查);第二种是计划外招生(拿不到国内文凭);第三种纯属诈骗。骗子们往往把后两种包装成第一种来卖。
他们最常用的五个套路:
1)偷换概念:把"课程合作"说成"文凭互认",实际上国外院校可能就是个语言培训机构;
2)虚假承诺:"保证进世界前100名校",结果去的学校排名比国内二本还差;
3)费用陷阱:前期只报学费,后期加收"学籍注册费""认证费"等隐形消费;
4)伪造资质:办公室挂满伪造的授权证书,甚至PS与名校领导的合影;
5)饥饿营销:"最后3个名额"的弹窗天天跳,其实根本招不满。
如何避坑?记住这三步验证法:
1)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看项目是否备案;
2)要求出示国外院校官方授权文件(不是中介自己印的);
3)实地考察教学场地,正规项目都有固定校区。
特别提醒:真正的好项目不需要天价中介费。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这些正规中外合办,都是通过高考统招的。凡是说"花钱就能买学历"的,99%是坑。
教育投资容不得半点侥幸。建议家长们直接联系目标学校招生办,别轻信中间商。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升学捷径",往往是最弯的弯路。
结束
①特别声明:本站点注明为"原创"的文章,版权均属留学桥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创”的文章,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热门招生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