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901-4585
首页 留学资讯 - 国际本科
共有 147 条资讯符合您的筛选条件

国际本科留学生回国后有哪些积分落户或者人才引进政策?

国际本科留学生回国后,确实有机会享受各城市的积分落户或人才引进政策,但具体政策和优惠力度因城市而异,且你的毕业院校排名、所学专业等因素都会影响落户条件。下面我将以上海为例,为你详细解读,并补充其他一线城市的信息。落户类型适合人群社保要求(2025年标准)缴纳时长直接落户世界前50院校毕业生无社保基数要求无要求6个月不限基数世界51-100院校毕业生无社保基数要求6个月6个月1倍基数国内“双一流”本科+境外硕士、境外本科+境外硕士等1倍基数(约11,396元/月)6个月12个月1.5倍基数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境外非高水平硕士、HND项目本科+境外硕士等1.5倍基数(约17,094元/月)12个

2025-09-07

国际本科毕业后能否参加国内公务员考试?答案来了!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出国读本科,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氛围,开阔眼界。但毕业后,不少同学又萌生了回国考公务员的想法,毕竟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也不错。那么,国际本科毕业后,到底能不能参加国内的公务员考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帮你理清思路! 一、国际本科文凭,国内认不认?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你的国际本科文凭,在国内被认可吗?这直接决定了你是否有资格报考公务员。我国教育部对海外学历有一套认证体系,只有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才被国内官方认可。所以,第一步就是去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拿到那个小红本本(现在都是电子版啦),这是报考公务员的"敲门砖"。

2025-09-07

国际本科生是否必须购买指定高价保险?真相在这里!

每年开学季,都有不少国际学生和家长被"必须购买学校指定高价保险"的说法困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帮你省下不该花的冤枉钱! 学校保险是强制的吗? 首先得搞清楚:不是所有学校都强制购买指定保险!根据美国法律,国际学生确实需要医疗保险,但具体规则各校不同: 1. 部分公立大学确实要求学生购买学校保险(比如加州大学系统) 2. 很多私立大学允许使用符合要求的校外保险 3. 社区学院政策通常更灵活 建议直接查学校官网的"International Student Health Insurance"页面,或者发邮件问国际学生办公室,别光听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 学校

2025-09-06

交换生项目"隐形账单"大公开:这些钱不准备小心吃大亏!

很多同学以为拿到交换生offer就万事大吉,结果在办手续时才发现要额外掏钱的地方多到肉疼!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隐形花费",帮你提前算好这笔账。 一、签证才是"吞金兽" 你以为交个申请费就完事了?太天真!以美国F-1学生签证为例:160美元签证费只是起步价,还要交350美元的SEVIS系统费(相当于学籍注册费)。更坑的是面签时可能被要求补材料,比如公证翻译件每份200-500元不等。建议提前准备签证预算的1.5倍,我见过有同学因为材料不全前后跑了三趟领事馆,多花了小两千。 二、机票里的门道可多了 买机票记住三个关键时间点:提前3个月能捡漏特价票(尤其避

2025-09-05

国际本科宿舍费比普通本科贵多少?算完这笔账你就明白了

每年开学季,总能看到新生群里炸开锅:"为啥国际学院的宿舍费比普通宿舍贵一倍?"作为在两种宿舍都住过的"双料选手",今天我就掰开揉碎给大家算这笔账。 一、硬件配置差了几个level 普通本科宿舍通常是"简装房",标配铁架床+八仙桌+公共卫浴。而国际宿舍更像精装公寓,我住的那栋楼去年刚翻新,实木家具都是按宜家标准采购的。最夸张的是淋浴系统,普通宿舍的热水器经常"闹脾气",我们楼里装的是即热式热水系统,24小时随开随用——这些硬件成本平摊到每个床位,每年就要多掏2000元。 空调费用更明显。普通宿舍多是挂式空调,4人间摊下来每人每月电费50元左右。我们楼用的中央空调,虽然电

2025-09-05

2+2留学后半程学费突然翻倍?这份英美澳加费用避坑指南请收好

"2+2项目前两年国内才8万,出国后一看账单差点晕过去!"最近在某留学论坛看到这条吐槽,发现不少同学都踩过这个坑。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掰开揉碎说说英美澳加2+2项目后两年的真实花费,让你提前做好资金准备。 一、美国:最贵的"后半场" 美国大学就像奢侈品店,明码标价但价格惊人。以纽约大学为例,后两年学费直接飙到5-6万美元/年(约合36-43万人民币),加上住宿生活费,轻松突破60万/年。更扎心的是,像加州、纽约这些热门地区,房租每月1500美元起跳,叫份外卖都要20美元。建议选择德州、俄亥俄等消费较低的地区,能省下1/3开销。 二、英国:短平快但物价高 英国2+2优势是

2025-09-05

国际本科"学杂费"里的那些坑:家长的血汗钱就这么被薅走了?

每年开学季,总有不少国际本科项目的家长在群里吐槽:明明学费已经高得吓人,怎么还要交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费用?这些所谓的"学杂费"里,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猫腻? 1、先说说教材费这个重灾区。某国际学院要求学生必须购买"原版进口教材",一套下来动辄五六千。可仔细一看,这些教材在亚马逊上明明只要三分之一的价格。更离谱的是,有学生发现部分教材根本用不上,连塑封都没拆就堆在宿舍吃灰。学校美其名曰"保证教学质量",实则是把教材采购做成了暴利生意——毕竟,这些"指定教材"的供应商,往往和校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2、活动费更是成了个无底洞。开学要交"新生训练营费",期末要交"成果展示费",中间还穿插着

2025-09-05

国际本科“水课”预警:如何识别凑学分的选修课?

每到选课季,大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这课水不水?”毕竟,谁都不想选一门既无聊又费力、最后还拿不到高分的课。但有些选修课,表面上轻松愉快,实际上可能只是“凑学分”的摆设。那么,怎么才能精准避雷,选到真正有价值的课呢?今天就来教你几招识别“水课”的方法! 1. 看课程名字,警惕“假大空” 有些课程名字听起来高大上,比如《当代艺术鉴赏》《幸福心理学》《社交礼仪与修养》,但实际内容可能极其空洞。如果课程介绍含糊不清,比如“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提升综合素质”这种套话,大概率是“水课”。 避雷建议:去学校论坛、学长学姐群里问问真实评价,或者直接找上过课的同学打听内容。

2025-09-04

在线咨询
定制方案